5月2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陈发虎院士牵头的研究论文《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的下颌骨化石》(A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Denisovan mandible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该文在线发表后,受到全球科学界与社会公众持续和广泛地关注,相关报道在公众间广泛传播,在丹尼索瓦人、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历史等研究领域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夏河丹尼索瓦人的研究正式在线发表前,鉴于其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预期,Nature杂志特意于4月28日和29日为该文召开了中、英文电话新闻发布会。文章第一/通讯作者陈发虎院士由于发布会期间在中亚进行野外考察,无法参加发布会。共同通讯作者3200威尼斯vip张东菊副教授、德国马普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Jean-Jacques Hublin教授以及哥本哈根大学的Frido Welker博士代表所有作者参加了英文电话新闻发布会,参加发布会的有来自世界各地的30多家国际媒体,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张东菊副教授和研究生夏欢参加了中文电话新闻发布会,参加发布会的有15家国内主要媒体,持续时间近一个半小时。电话新闻发布会前后,几十家国际国内重要媒体,包括Nature和Science杂志的记者,也单独对陈发虎院士、Jean-Jacques Hublin教授、张东菊副教授和Frido Welker博士等作者进行了专门的电话和邮件采访。采访中,媒体所关心的问题涵盖了化石研究的方方面面,包括化石的发现过程、合作研究开展的历史、化石出土的白石崖溶洞的特征、化石形态的特征和意义、古蛋白和古DNA研究的结果和意义、测年方法的选择和年代结果的意义、丹尼索瓦人研究的意义、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历史、史前及现代高海拔人群的特殊环境适应特征等众多问题,主要作者对所有问题进行了耐心回答,保证了科学记者对该研究的深入理解,从而确保了新闻报道如实而通俗易懂地传播了该项研究的内容及背景历史,让公众轻松了解并理解了此项国际前沿研究成果。
夏河人化石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后,不仅得到全球全覆盖式报道,而且得到学术界和媒体界的广泛肯定和赞扬。论文发表当天,Nature和Science杂志均对该研究进行了深度解读和专门报道,其中,被采访的古人类学家与考古学家均给予了肯定,认为夏河人研究是一项杰出的研究工作,不仅为获得丹尼索瓦人面貌提供了重要信息,而且为进一步揭示复杂的东亚古老人群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关键材料。文章发表后,以英文媒体为主的国际报道高达200次,包括美国有线电视台(CNN)、英国广播电视台(BBC)、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国家地理、华盛顿邮报、西班牙先峰报、俄罗斯新闻社、日本朝日新闻等多个国家地区重要媒体;国内各家媒体对本研究的报道次数超过400次,有人民网、新华社、中国科学报、中国经济网、光明网、南方都市报、彭拜新闻、新浪网、南方周末等。从Nature杂志获悉,Nature杂志发表的研究论文中文报道次数一般超过100次就很不错了,而夏河人化石文章的报道次数现已超过400次,其受到的关注远高于其他论文。截至日前,国际通用追踪文章潜在影响力的Altmetric(替代计量学)显示,夏河人化石文章的得分为2038(图1)。该分数在过去两周的快速增长表明,论文发表后迅速成为高关注度的研究论文。目前,该文的Altmetric评分在所有其追踪的1300万篇研究论文中排名前5%,其中,在Nature发表的67281篇研究论文中,潜在影响力排名前1%。
夏河人化石文章2019年5月20日Altmetric评分及Twitter用户全球关注度分布
(部分地区由于语言问题数据缺少,特别是中国)
5月16日,在线发表之后两周,夏河人化石文章在Nature杂志第569卷正式刊出。该文的发表,不单是将青藏高原丹尼索瓦人化石的发现公布于世,而更重要的是为众多相关问题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和新思路,如先于我们现代智人之前的丹尼索瓦人的分布空间和生存环境问题,东亚直立人、东亚古老型智人、丹尼索瓦人与我们东亚现代智人间的演化关系问题,史前人类定居青藏高原的历史和动力问题等。相比于已知的成果,大家更为期待夏河人化石的后续研究,特别是其遗址信息和文化内涵信息的进一步揭露。夏河人化石研究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接下来的工作,希望将来的研究成果能够回答大家关心的诸多问题。
推荐关注